2021/22學年-內地高等教育概況
內地高等教育可分為專科教育(類近香港副學位/專上課程)、本科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和研究生教育(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內地大學本科一般專業為四年制,個別專業如醫科、中醫等為五至六年制。碩士研究生一般為二至三年制,博士研究生一般為三年制。現時內地高校主要開放本科生及研究生招收香港學生。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內地共有2,740所普通高校,其中1,272所屬於本科學校,而1,468所則屬專科學校。在本科學校中,127所可於2021/22學年通過「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招收香港高中學生,約300所可通過「港澳台僑聯招試」招收香港學生,6所獲國家教育部批准直接在港招生。
研究生方面,現時香港學生可透過參加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100多所內地高校的研究生課程。「網上報名」程序通常在每年年底進行,於次年1月初完成「現場確認」程序。報名及考試詳情可瀏覽「內地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網」(www.gatzs.com.cn)。
內地本科高校關係概念圖
「雙一流」建設名單
為了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並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國家於2017年9月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著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著重在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
內地高校數量眾多,同學難免感到無從入手。現時,坊間設有不少大學排名研究,然而研究方法及準則不一,不宜盡信。同學可參考「雙一流」高校和學科名單,分析高校及學科的水平。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共有42所高校被列入「一流大學建設」名單,一流大學擬建設高校是從一流學科擬建設高校中,根據客觀數據和綜合評價遴選產生。列入名單的高校經過長期重點建設,具有先進辦學理念、辦學實力強、社會認可度較高,並且擁有一定數量國內領先、國際前列的高水平學科。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共有95所高校被列入「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具有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其影響力在第三方評價中位於前列,或是具有國家急需、重大行業或區域影響力、學科優勢突出、不可替代等特點。
「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列入「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的465個學科為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學科,或者關係國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國家急需、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發展的學科,又或是具有國家特色、國家風格、國家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等。同學可參考高校「一流學科建設」的學科數目,為選科作適當部署。
「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網頁 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
學科分類
內地普通高校開設的本科課程分為12個「學科門類」,分別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及藝術學。每個學科門類下,設有多個「專業類」(課程類別),再在各專業類下設有不同「本科專業」(課程)。下圖以理學為例子,簡要說明:
同學應留意,內地高校的本科分科與香港高校或有不同。此外,跟香港高校的榮譽學位(Honours Degree)的概念不同,內地高校所頒授的學位並不設榮譽等級,符合學位授予要求者將由高等院校授予學士學位。然而,按內地高校學位授予規定,在內地高校本科畢業並不代表已獲得學士學位,本科生全部科目合格可獲頒發本科畢業證書。至於有關學士學位的授予,院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相關學位授予標準,並結合院校學位授予條件(每所高校具體要求或有不同,一般為達到英語考試指定等級、修畢指定學分等),只頒學士學位予符合學位授予要求的畢業生。
內地高校特色專業
現時,內地的高等教育及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尤其理工科更處世界先進水平。內地高校較有優勢的傳統學科包括:中醫、漢語言文學、工程、建築、生物科技、航天工程、機械等。隨著內地經貿及創新科技發展,內地高校在互聯網技術、電子商貿、物聯網管理等新興學科的水平亦迅速提升。
此外,內地高校亦開設不少香港院校未有或較少開辦的專業,包括考古學、農業、園林、各種外語(俄語、德語、阿拉伯語、泰語等),為香港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科選擇,配合自身興趣及規劃發展。
內地與香港高校合作項目
近年,內地與香港高校積極加強合作交流。目前,北京、上海、重慶、陝西等7個省(市)的高校與6所香港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合作舉辦的本科及以上的合作項目有16個。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地與港澳台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共有2所,包括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與海外院校交流合作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內地與世界各地的交往亦日益頻繁。現時,大部分內地高校的不同課程,均按課程需要而設有各種學習交流團。部分知名高校專業會安排學生參加國際性學術研討會,既讓同學提升學術水平,亦能讓他們親身體驗當地文化。
除近年國家教育部批准多所外國知名大學與內地高校組建合作辦學機構(包括上海紐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昆山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溫州肯恩大學等)及項目外,不少知名高校均與海外院校結為合作夥伴,提供兩地學生互換留學的機會,並提供學分轉移、住宿安排等配套。
此外,有見於內地市場的龐大發展潛力,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紛紛到內地升學,內地高校的海外留學生在學人數持續增加。截至2020年8月,在內地留學的海外學生(不包括港澳台地區學生),人數超過30萬人。據2019年統計,海外學生來自196個國家與地區,當中以韓國學生最多,其次為泰國和巴基斯坦。龐大的留學生人數及各式各樣的交流活動,讓內地高校校園變得更國際化。